人是鐵,飯是鋼,一頓不吃餓得慌。可是對于我這樣一位欲望總是源源不斷的"美食家"來說,吃飯時最大的煩惱就是菜品這么多,可我卻只有一個胃!
我是地道的關中人,這里的美食從小就驕慣著我的胃。于是乎,外出吃飯時的選擇恐懼癥總是不斷的困擾著我,以至于每次都"藍瘦香菇"。作為一名一名資深吃貨,一般的美食寡淡無味早就無法進入我的法眼,久而久之便成就了我的"重口味"。
一次偶然的機會,我發現還有這樣一種東西:在它面前,你會義無反顧的大過食癮,一口氣吃它幾十甚至上百串。還能讓麻辣味竄上舌尖,霸占嘴里的每一個味蕾,體驗食之快感,欲罷不能。它就是--老成都的廁所串串。
廁所串串起源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,當時的人吃不起肉。于是有人將屠宰廠剩下的毛肚、鴨腸、雞胗、羊肝等動物內臟用花椒大料秘制調料腌制好串到竹簽上,在湯料中涮煮后食用。如此一來,不僅可以廢物利用彌補農副產品的不足,還遮蓋動物內臟的腥臭味,滿足人們的口舌之欲。濃郁的風味、親民的價格深受大家的喜愛。由于小店起源于成都一座公廁旁邊,為了方便人們記憶尋找,老板便即興命名"老成都廁所串串"。
自認為火鍋、麻辣燙吃了無數,還有什么樣的串串能讓我鐘情與此呢?這是個不起眼的"蒼蠅館子"。起初,吸引我的是那"霸氣火爆"的招牌。一般的火鍋串串精髓在于鍋底,但這里鍋底、蘸料、食材卻與眾不同。秘制老油鍋底是這里的絕活,很遠就能聞到一股特殊的紅油香味。蘸料更是絕活中的極品,絕對不能"自助",要選店里秘制的干濕兩種料碗,否則一頓亂調亂放,所有的串串都一個味道。
干料由辣椒粉、芝麻、鹽、秘制調料粉調制,絕對麻辣鮮香;濕料由秘制香油、香菜末、蔥花、蒜泥調制,更是口味獨特。干料鮮香麻辣,濕料多汁多彩,簡直讓人垂涎三尺、欲罷不能。
這里的綠花椒選自漢源的藤椒,圓辣椒來自眉山。為了保證口感,有的調料甚至需要空運,三十多種調料經過秘制才能有這樣獨特的味道。腌肉、鴨腸、毛肚、黃喉、小郡肝是必不可少的肉菜,而豆皮、香菇、粉帶、豆腐、空心菜又是素菜中的絕配。
串串要吃的地道,一定不要過于"儒雅",要盡量"多吃、多拿、多占"。而且要選鴛鴦鍋,紅油涮肉,遮蓋肉的腥味,刺激你的味蕾,讓人回味無窮。白湯煮菜,享受綠菜的鮮甜,讓你的舌頭稍安勿躁。下菜時千萬不能錯了順序,否則便影響了一鍋的美味。如果剛一開鍋你就放入腌制好的肉類,那么你錯了,這樣吃就竄味了。應該先下黃喉、毛肚等有嚼頭的食物,享受它帶給你的脆感和韌性。接著涮煮豆皮、海帶等少汁的菜品。然后放入腌制的肉類享受它的厚重和多汁的醇香。最后在清湯鍋中下入綠色蔬菜,讓自己騒動許久的舌頭安靜下來。干濕兩種蘸料可以根據胃口選擇,才能吃出滋味。我是喜歡兩種料碗各來一份的,想吃哪個蘸哪個。
如果說心靈的溫暖是人們情感升華后的表達,那么串串就像是一座橋梁,將所有人那顆驛動的心連在一起。串串吃的不只是麻辣,更像是一種情懷。這里不僅有詩和遠方,還有串串和美酒。當麻辣的鮮香在鍋中沸騰,當襲人的芳香在鼻尖環繞,這大概就是世間最令人沉醉的樂章。我喜歡串串,更喜歡這種"麻辣"情懷。(容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