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個中國人都有一種家國情懷,一種節氣埋藏在心中,這是中華文明五千年來賦予我們這個民族的一種秉性。一部電影,七個故事,講述的是屬于我們中國人所特有的民族奉獻精神。
開國大典的《前夜》大家都在緊鑼密鼓的布置著、準備著,故事就以新中國第一個國旗旗桿設計師的角度切入,講述了全國人民對于新中國成立的期盼與期許,展現了我國自鴉片戰爭以來,人民經歷重重困難,艱難革命之后,逐步過上了穩定、富足的生活。
為了讓街坊鄰居看上中國女排《奪冠》的比賽,劇中的陳冬冬,爬上房頂,只為了讓黑白電視機能夠接收到信號,主動調整天線。一個小孩子為了讓大家觀看比賽,放下了自己最愛做的事,愛國情懷與集體奉獻在此得到升華,加之前不久中國女排再次奪冠,觀影時仿佛感受到了整個電影院的熱血沸騰。
香港回歸,從大使寸步不讓,捍衛我國的尊嚴與主權,到校準時間、分秒不差,中間的每一個細節,每一個步驟,都井然有序,只是為了保證萬無一失。這一幕將國家大事與個人的愛國情懷演繹的淋漓盡致。香港回歸,標志著祖國的統一大業取得了巨大的勝利。
葛優的演技還是一如既往的令人折服,經歷"汶川"地震的小孩為了看一眼不幸遇難的父親的勞動成果,不遠千里奔赴北京鳥巢,故事把2008年天災的遺憾完美的融合到了對奧運精神的追求當中。嚴肅與悲情之余,葛優的笑點也成了電影的點睛之筆。
"神舟十一"號返回艙落地、殲10備飛、朱日和閱兵,這一幕幕展示了中國近些年來發生的大事件,這些事告訴我們大家一個道理:就是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普通,建設祖國需要我們14億中國人的共同努力。只有這樣中國才能不斷地強大起來,完成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。
70年披荊斬棘,70年風雨兼程。中國人民走的每一步都是鏗鏘有力的,走的每一步都是付出了巨大犧牲的。這70年,中國人民永遠忘不了,抗美援朝戰場上精神與鋼鐵的較量;忘不了,我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被炸后的悲憤與恥辱;忘不了,南沙群島護我主權時對手的無恥與卑劣。70年來的犧牲包含了我們所有的付出,這中間既有先烈們的浴血奮戰、也有我輩的不懈拼搏。所有的一切,都離不開大家的團結奮進,離不開大家的勇往直前。
如今的祖國已取得了"乘長風,破萬里浪"的迅猛發展:仰望藍天,"天宮"太空穿梭;俯瞰大地,"復興號"神州飛馳。中國橋、中國路、中國車、中國港、中國網......一個個舉世矚目的超級工程已經成為中國的新名片。這一系列成就,證明了中國不僅可以跟上世界的步伐,而且可以引領世界發展的潮流。(趙睿東)